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要聞 > 2020-11-01 09:08:34 來源:
太陽已經進入第25個太陽周期
太陽已經進入第25個太陽周期,即將醒來。在過去的幾年中,我們的恒星一直昏昏欲睡,幾乎沒有黑子,明亮的耀斑或從其表面散發(fā)出的大量磁化等離子體。這個安靜的時期被稱為日照最短的時期,但是事情又開始升溫。
太陽周期25預報小組的專家最近宣布,太陽已經正式進入一個新的周期,這是自我們擁有足夠的數據來可靠地識別它們以來的第25個周期。雖然我們可以預期未來幾年太空天氣會變得更加令人興奮,預計黑子 活動將在2025年達到高峰,但專家組一致認為,下一個周期將與前一個非常相似,但兩者通常都比平均太陽周期弱。
歐洲航天局太空氣象辦公室負責人Juha-Pekka Luntama解釋說:“雖然在太陽活動高峰期更容易發(fā)生中小型太陽風暴,但重要的是要記住個別大型太陽事件,巨大的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可能在任何時候發(fā)生,與我們在太陽周期中的位置或太陽周期的強度無關。”
如果此類太陽風暴影響到地球,它們會在我們的磁層中產生地磁風暴。對于極光獵人來說,這雖然是個好消息,但這些風暴會破壞甚至破壞地球上的電網和在軌衛(wèi)星以及它們提供的重要服務。
就像您可能在學校使用過的條形磁鐵一樣,太陽具有一個帶有南極和北極的磁場,并且磁場線延伸得遠遠超過連接極性區(qū)域的恒星本身。
這些極點具有轉換位置的神秘趨勢,北變南,南變北,平均持續(xù)大約11年。當活動最高時,磁場翻轉會發(fā)生在每個太陽周期的峰值,即太陽最大值。翻轉后,活動減慢直至達到最低太陽強度,然后開始新的周期。
我們已經研究了太陽數百年,但是這種磁場翻轉的確切機制仍然是科學辯論和理論的主題。ESA太陽軌道器任務的關鍵問題之一是了解是什么驅動了太陽周期,并且通過觀察極地地區(qū),我們希望了解更多有關如何產生磁場(驅動太陽活動的信息)。
ESA / NASA尤利西斯(Ulysses)任務對太陽的磁場及其傳輸到太空的方式進行了空前的研究。已經發(fā)現,靠近太陽的磁場線遵循隨緯度變化的特定模式,但是在超過太陽半徑3到5倍的距離處,它們變得更加均勻,并且在所有緯度上具有相同的強度。圖片來源:ESA,圖片由C.Carreau提供
太陽黑子是確定太陽在其循環(huán)中的位置的有用工具。太陽表面上的臨時黑斑是具有強烈磁性的斑塊,比周圍的物質稍涼,因此比周圍區(qū)域暗。這些瞬變斑與太陽活動直接相關,因為大多數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都來自黑子群,也稱為“活動區(qū)域”。
活躍區(qū)域,耀斑和彈射確實遵循一般的黑子周期,這意味著在太陽最高峰期間會更多,而在太陽最低峰期間會更少。然而,從統(tǒng)計上看,巨大的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在任何時候都可能發(fā)生,與循環(huán)的強度無關。因此,我們必須時刻為“惡劣”的太空天氣做好準備。
周期25
最新的太陽周期第24號被確定于2019年12月結束,當時該周期的平均黑子數達到最小值,新周期的第一個黑子開始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