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是:首頁 >生活 > 2020-10-11 09:58:25 來源:
生活小知識:五四運動的策源地是哪?
最近小編發(fā)現(xiàn)有諸多的小伙伴們對于五四運動的策源地是哪?這個問題都頗為感興趣的,大家也都想要及時了解到五四運動的策源地是哪?相關(guān)信息,那么小編今天就來為大家梳理下具體的關(guān)于這個問題的一些消息吧。
- 01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是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的策源地,是這段光榮歷史的見證者。
在中國的現(xiàn)代發(fā)展進程中,“五四運動”代表著歷史的轉(zhuǎn)折點,它拉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北京高師在這場由學生發(fā)起、工人階級登臺、波及全國各界,并具有國際影響的反帝愛國運動中,以敢立潮頭的先鋒意識、奮不顧身的犧牲精神、勇于踐履的實際行動,為這場運動的最后勝利,做出了貢獻。說起五四運動的導火索,還要提及一下民國時期的“國恥紀念日”。1915年5月7日,日本向袁世凱政府發(fā)出最后通牒:接受“二十一條”,“限于5月9日晚答復同意,否則武力進攻”。5月7日和5月9日成為國恥紀念日,廣大民眾有舉行紀念活動,以表達“對日本妄圖滅亡中國的強烈義憤”的慣例。1919年4月底,當巴黎和會上中國在外交上失敗、北洋政府又準備在和約上簽字的消息傳播開來之時,“喪權(quán)辱國”的恥辱感彌漫在北京學界。5月3日,北京高師學生在風雨操場集合,對時局發(fā)表意見,討論對策。下午,北京各大中學校學生在北大集會,呼吁全國在5月7日“國恥日”舉行國民大會,表達“誓死抗爭”的民意。3日晚上,北京高師工學會召集秘密會議。大家認為,5月7日舉行國民大會一定會遭到政府的壓制,行動應(yīng)該提前;5月4日是星期日,不用停課,可以動員更多的同學參加行動,即使消息走漏,政府也來不及安排阻止和鎮(zhèn)壓。工學會主要負責人、高師數(shù)理部學生匡互生,星夜到北大和陳錫聯(lián)串聯(lián),并到工專找到了夏秀峰,接著到法專去找謝濂。不少同學連夜開始準備標語。5月3日晚,對于不少學生都是一個不眠之夜,對于提前舉行抗議行動的建議,幾個高校頗有不謀而合者,這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5月4日的各校代表會議。5月4日上午,北京高師與北京大學、中國大學等13校代表,在法政專門學校開會,決議當天下午在天安門前舉行集會和游行示威。會議決定散發(fā)《北京學界全體宣言》,并提出了 “外爭主權(quán),內(nèi)除國賊”的政治口號。下午,北京高師學生由于準備充分,最早到達天安門國民大會會場,由史地部學生張潤芝撰寫的丈余長巨幅“挽詞”——— “賣國求榮,早知曹瞞遺種碑無字”“傾心媚外,不期章惇余孽死有頭”,署款為“賣國賊曹汝霖、章宗祥遺臭千古,北京學界同挽”,樹立在金水河邊,引來與會者的矚目。
為什么同學們要求嚴懲曹、陸、章?
曹汝霖是北洋政府的交通總長,“二十一條”就是他經(jīng)手簽訂的。章宗祥任駐日公使,是出賣膠濟鐵路的經(jīng)營權(quán)、濟順和高徐兩鐵路修筑權(quán)的經(jīng)手人。而陸宗輿,則是1915年的駐日公使,時任幣制局總裁,是向日本進行各種賣國性貸款的經(jīng)手人。隨后,游行隊伍路過中華門,繞經(jīng)前門樓,向東交民巷挺進,旨在向英、美、法、意等國駐華使館提出“說帖”,表達民意。但卻受到軍警以及使館區(qū)衛(wèi)隊、巡捕的阻攔,幾經(jīng)論爭都無法通過。北京高師工學會的同學們高喊“到趙家樓找曹汝霖去”,立即得到熱烈的響應(yīng)。然而,趙家樓胡同狹窄,曹宅又是高墻深宅,大門緊閉,警衛(wèi)把守。擁擠的隊伍無法進入,隨著時間持續(xù),游行隊伍已有渙散之勢。這時,還是北京高師學生匡互生,縱身跳上大門右邊高過人頭的上方小窗戶,守衛(wèi)警察慌忙死死地拖住他的腿,同行的同學就用力掰警察的手,在一批混亂中,匡互生打破小窗,爬過窗口,跳進院子,但看到的卻是多名持槍瞄準的警察?;蛟S是懾于墻外游行隊伍的聲勢,或許是被匡互生無所畏懼的膽氣所震,他們目瞪口呆,自動放棄動武。隨后又有幾個同學跳入,和匡互生一起打開大門,墻外學生蜂擁而入。大家遍尋曹汝霖不得,在憤激擾攘的聲潮中,工學會的同學要求燒掉賣國賊的巢穴,匡互生隨即點燃手中的火柴。當晚,章宗祥卻誤打誤撞的在曹家做客,聽說火起,倉皇出逃,無意“躬逢盛會”,同學們自然沒有將他放過,于是打了個頭破血流??吹狡鸹?,大隊軍警趕到曹宅,逮捕了仍舊滯留的32名學生,其中我校學生8人,他們是:向大光、陳宏勛、薛榮周、趙允測、楊明軒、唐國英、王德潤、初銘音。但“囚犯”此刻成了學界的英雄,各校積極開展營救工作。“北京中等以上學校學生聯(lián)合會”決定再次舉行游行示威,抗議逮捕愛國學生。北京高師校長陳寶泉與北大校長蔡元培等找到警察總監(jiān)要求放出學生。5月7日,陳寶泉校長用了兩輛汽車,接回北京高師被捕的8名學生,當汽車駛近學校大門時,早已等候在校門前的師生為8名勇士戴上紅花,并將他們高高舉起。
運動雖告一段落,但同學們的訴求并未滿足,北洋政府也沒有善罷甘休。皖系軍閥段芝貴叫嚷“寧可十年不要學校,不可一日容此學風。”曹汝霖向法院提起了訴訟,控告學生打人燒宅??偨y(tǒng)徐世昌則宣稱學生“名為愛國,實為誤國”,明令“有不率訓誡,糾眾滋事者,查明斥退。”北大校長蔡元培被迫出走。陳寶泉與部分北京高校的校長據(jù)理陳情也不得可。這就把北京學界推到政府的對立面。在“北京中等以上學校學生聯(lián)合會”的推動下,北京學生分赴市內(nèi)各處展開宣傳,北京高師學生承擔了西城和前門地區(qū)等關(guān)鍵部位的演講工作,學生們利用課余時間有組織地上街演講,遭到了軍閥政府的阻撓和鎮(zhèn)壓,僅6月3日、4日兩天就逮捕了近千人,其中北京高師的多達170余名。6月5日,各校學生5000多人上街,要求集體入獄,警局陷于收放不得的尷尬境地。需要提及的是北京女高師的學生,當6月3日發(fā)生大規(guī)模逮捕學生事件后,女高師的同學們聯(lián)合北京15所女校的同學,于6月4日游行,組織上千名的女同學,在天安門廣場匯集成隊,赴新華門請愿,反對鎮(zhèn)壓愛國運動,成為中國女性運動史上的一道靚麗風景。在北京學生的帶動下,上海工人舉行罷工,高潮時多達10萬余人,商人也開始罷市,并迅速波及全國20多個省的100多個城市,北洋政府的統(tǒng)治面臨失控。6月10日,北洋政府下令撤除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三人的職務(wù)。6月28日,在全國的抗議聲中,又電令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拒絕簽字。五四運動取得完全勝利。
今年是五四運動96周年,近百年過去了,今天我們應(yīng)該如何繼承五四精神?
北師大是五四運動的親歷者、見證者,對五四運動的勝利和五四精神的塑造是有貢獻的。北師大人的傳統(tǒng)和理念中有著五四運動植下的種子,北師大人今天的成績中有著五四精神的光照和激勵。五四運動高揚的“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旗幟,體現(xiàn)了青年一代心系民族安危、追求國家自強的歷史使命感和時代責任感,以匡互生、楊明軒等為代表的北京高師學生,有著為信念而犧牲的志向,他們的呼聲不是高調(diào),他們的行動也不是魯莽。北師大的風格中,更有著腳踏實地的質(zhì)樸,有著鍥而不舍的韌性,回顧不僅僅是為了銘記,最好的紀念是身體力行地去發(fā)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