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是:首頁 >市場 > 2020-06-19 16:29:15 來源:人民網(wǎng)
森林康養(yǎng)基地的黃海森林公園 半個世紀前還是一片荒無人跡的海邊荒灘
朝霞與候鳥齊飛,林海共波濤一色。
走進剛剛?cè)肓袊沂着挚叼B(yǎng)基地的黃海森林公園,放眼望去,水杉挺拔高聳,翠竹迎風搖曳,風揚整齊排列,銀杏冠蓋如云,林下各種花草更是爭奇斗艷;側(cè)耳細聽,林濤陣陣,鳥鳴唧唧,流水潺潺;舒臂深呼吸,一股清流滋潤心脾,倍感愜意。誰也想不到,半個世紀前,這里還是一片荒無人跡的海邊荒灘。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這里“大風一吹滿天沙,太陽一曬冒鹽花”,在場長巴益宏的帶隊下,被譽為“十八勇士”的首批林場工人和數(shù)百名干校干部們來到黃海之濱,義無反顧地改堿拓荒。他們用兩年時間,在開墾的沙地上栽活了刺槐。
海灘鹽份重,常規(guī)樹木難以生長,作為先鋒樹種的刺槐生長慢、成材率低、經(jīng)濟效益不高。林場工人們苦苦尋覓適應(yīng)性的好樹種,從蘭考捎回的泡桐苗立不了根、漆樹苗讓人過敏難耐……他們又盯上了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水杉。首批苗栽下去,沒幾天就被鹽堿“燒”死,林工們就用水杉枝條扦插,小心翼翼澆水漫灌、放水再灌,用柴簾為幼苗遮陽,終于培育出適應(yīng)當?shù)厣L的水杉苗。竹子、意楊、銀杏……越來越多適生樹種在鹽堿地上扎下了根。
海邊植樹造林的接力棒,一代一代地傳遞下來。如今,這里已成為我國沿海地區(qū)最大的平原森林,擁有6.8萬畝森林資源,森林覆蓋率達90%。享有“江蘇最美風景道”美譽的水杉、銀杏長廊穿梭其中。園內(nèi)動植物資源豐富,各類植物628種,鳥類342種,獸類近30種,每年有上百萬只候鳥在此過冬。半個多世紀以來,十任書記和場長,一代又一代林工,把青春、夢想與希望深植荒灘,用篳路藍縷的苦樂年華,成就荒灘上的遼闊綠蔭。
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東臺精心擦亮黃海國家森林公園這張生態(tài)名片,圍繞“綠色、生態(tài)、養(yǎng)生”主題,精心打造森林康養(yǎng)基地。因地制宜建設(shè)的木屋群落、空中棧道、濕地長廊風光帶、竹島、浪漫森林等一批風光景觀項目,五顏六色的花草,配上兩岸整齊劃一的樹木和河中形成的倒影,組成一幅幅精美畫卷,成為游客打卡地。智慧科普館、森林課堂等一批科普體驗項目,讓游客了解森林、享受森林、愛護森林。演繹都市主流文化、世界時尚元素的森林休閑餐飲模式,讓森林與音樂、西餐、啤酒、咖啡相遇,隔開了喧囂之塵。
“賣風景”與“秀文化”水乳交融。東臺精心推出了“森林生活節(jié)”“森林馬拉松”“森林瑜伽節(jié)”“森林音樂節(jié)”等四大活動品牌,常態(tài)化開展暑期夏令營和研學(xué)活動,舉辦文化藝術(shù)演出交流等國際國內(nèi)活動,短片《水杉語》入圍戛納電影節(jié)短片單元展映,打造獨特的水杉文化IP。目前,東臺契合黃海濕地成為世界“非遺”,立足高起點規(guī)劃,呼應(yīng)長三角一體化戰(zhàn)略,面向廣大游客多元需求,全面啟動黃海國家森林公園創(chuàng)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讓世人共享這份彌足珍貴的生態(tài)綠色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