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是:首頁 >要聞 > 2024-06-22 20:36:23 來源:
仁義禮智信的最好釋義在當時的時代(仁義禮智信的最好釋義)
導讀 大家好,我是小夏,我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仁義禮智信的最好釋義在當時的時代,仁義禮智信的最好釋義很多人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
大家好,我是小夏,我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仁義禮智信的最好釋義在當時的時代,仁義禮智信的最好釋義很多人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夫信者,人君之大寶也。國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無以使民,非民無以守國。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鄰,善為國者不欺其民,善為家者不欺其親。不善者反之……
【譯文】信譽是君主至高無上的法寶。國家靠人民來保衛(wèi),人民靠信譽來保護;不講信譽無法使人民服從,沒有人民便無法維持國家。所以古代成就王道者不欺騙天下,建立霸業(yè)者不欺騙四方鄰國,善于治國者不欺騙人民,善于治家者不欺騙親人,只有蠢人才反其道而行之……
2、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則與民由之,不得志則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詘,是之謂大丈夫。
【譯文】君子處世堂堂正正,行天下之正道,得志便帶領(lǐng)百姓,同行正道;不得志便潔身自好,獨行正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才能算得上是大丈夫。
3、行一不義,殺一無罪,而得天下,仁者不為也。
【譯文】即使做一件壞事,殺一個無辜人便可得到天下,仁愛的人也不會去干。
4、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愚而多財,則益其過。且夫富者眾之怨也,吾既無以教化子孫,不欲益其過而生怨。
【譯文】賢能的人,如果財產(chǎn)太多,就會磨損他們的志氣,愚蠢的人,如果財產(chǎn)太多,就會增加他們的過錯。況且富有的人,往往會成為眾人怨恨的目標,我既然沒有教化子孫的才能,也不愿增加他們的過錯而落下怨恨。
5、知過非難,改過為難;言善非難,行善為難。
【譯文】知道自己的過錯并不難,改正過錯才是難的;說好話并不難,做好事才是難的。
本文到此講解完畢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