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是:首頁 >生活 > 2024-07-26 22:06:17 來源:
蒸饃先從上起熟還是下起熟(蒸饃)
大家好,我是小夏,我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蒸饃先從上起熟還是下起熟,蒸饃很多人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你好??!
2、 蒸饃”也叫“饅頭”,是我國最著名的發(fā)酵面團蒸食,現(xiàn)代人常常拿它同西方的面包相媲美,外國食品史學者更把它譽為古代中華面食文化的象征。明代《本草綱目》載:“蒸餅(蒸 饃)味甘、性平、無毒。具有消食、養(yǎng)脾胃、溫中化滯、益氣和血、止汗、利三焦、通水道 ”之功能。
3、 蒸饃是我國最古老的發(fā)酵面團蒸食。蒸饃的問世,反映了我們祖先從很早時候起,便熟練地掌握了酵母菌的生化反應特性,是古代勞動人民在食品微生物方面的一項偉大發(fā)明。
4、 在山西長治地區(qū)的“硬面蒸饃”就是一種用發(fā)酵面團蒸制的食品。按其形狀分有高樁蒸饃、方形蒸饃和方卷硬面蒸饃。手工將面劑反復揉搓20多次,搓轉成6厘米高的圓頂形蒸饃,即叫“高樁蒸饃”;方形的硬面蒸饃,就是將面團搓成長條,再用手拍成6厘米高的長方形條,用刀剁成8厘米寬10厘米長的方形蒸饃;方卷形的硬面蒸饃,是將揉搓好的面團用搟杖搟成0.5厘米厚的大薄片,刷上白糖水,卷成卷形,理成方形用刀剁成和方形蒸饃一樣的方卷硬面蒸饃。這種蒸饃和面時因水少,面粉多(面粉500克,水100克),酵面少(600克水面加125克面肥), 成熟后饃質(zhì)有層次,聞著發(fā)香,吃著發(fā)甜,故稱“硬面饃”,確實是一種久吃不厭的美食點心 。如果將硬面蒸饃冷透,再用烤爐烤黃,烤酥,掉在地上會發(fā)出清脆的聲音,而且立即會粉粹如沙。
5、 制作這種硬面蒸饃要下功夫,不能摻假,不能懶惰。它要經(jīng)過制酵(用小酵、麩皮、小米飯 、成曲加水發(fā)酵)、兌料(干面粉、酵面、堿面、水)、和面團、大杠壓、小杠壓(壓至面團均勻、光滑有化學作用)、搓條、揪劑、揉饃、排放、出汗(餳)、上籠、火候等十幾道工序, 方可成為“硬面蒸饃”。作者從上世紀五十年代,一直從事飲食服務工作,見過 、吃過長治地區(qū)的硬面蒸饃不少,長治市賈全則、呂大生、牛慶先、賈來香,長子縣靳安則,潞城縣石啟富,襄垣縣王啞巴做的硬面蒸饃好吃,回味無窮。改革開放后長治地區(qū)各縣賣蒸饃的不少,質(zhì)地、口味不如過去。但也有幾家沒有丟失了傳統(tǒng)的做法。特別是潞城市仁虎饃坊做的硬面蒸饃供不應求,2002年被長治市名吃研究會評為“上黨名吃”。
6、 謝謝?。?/p>
本文到此講解完畢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