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是:首頁 >綜合 > 2023-07-31 12:52:06 來源:
生物學特性和生態(tài)學特性的區(qū)別(生物學特性)
大家好,我是小夏,我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生物學特性和生態(tài)學特性的區(qū)別,生物學特性很多人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多年生常綠草本果樹,在適宜的環(huán)境下,樹齡可達20年,株高可達5m,不分枝或于受傷處抽出側枝,干上有明顯葉痕。葉大,簇生于莖的頂端,有5~7掌狀深裂,花有單性或完全花,有雄株、雌株及兩性株(圖2-10,彩圖33)。
圖2-10 番木瓜
1.葉 2.果實(李興中繪)
1.根系
為含水量較多的肉質根,質疏松不耐水浸,多分布于表土及耕作層。根系的生長隨季節(jié)性氣候變化而有周期性,4~7月為活動盛期,生長量最大;10月開始氣溫逐漸下降,根系的活動也逐漸趨緩;12月至翌年1月處于活動最緩慢的狀態(tài)。
2.葉
一年可抽新葉60片左右,以5~6月最多,9月以后隨著氣溫下降和干旱,抽葉速度趨向緩慢,12~1月處于最緩慢狀態(tài)。夏季抽葉到成熟約需20d,冬季需30d以上,營養(yǎng)生長期抽出的葉片壽命長于開花結果期抽出的葉片。每一個果實平均須有2片以上的葉供給養(yǎng)分,才能良好發(fā)育。
3.花性
番木瓜的花性比較復雜,有:
(1)雌花
花型最大,花瓣5片,裂至基部;子房肥大,由5個心皮組成,柱頭分枝多而開展;無雄蕊。果實多近梨形、心臟形或倒卵形,果肉薄,果腔大。
(2)雄花
花型最小,花瓣5裂至1/3;子房完全退化,只留一條細長的痕跡;雄蕊一般10枚。這種花不能結果,著生于雄株的是長梗穗狀雄花,著生于兩性株上的是短梗雄花。
(3)雌型兩性花
花型較大,似雌花,但外形不對稱而易于識別;子房較發(fā)達而不正,果實多呈畸形。果實基部有1~5條溝痕而易于識別,坐果率較低。
(4)長圓形兩性花
花長圓形,較大,花瓣5裂至2/3左右,基部合生成筒狀;雄蕊5~10枚;子房呈長圓形,果實多系長圓形,果肉厚,果腔較小,坐果率較高。
(5)雄型兩性花
花似短梗雄花,稍大;花瓣5裂至1/2左右,基部合成筒狀;子房不發(fā)達,花柱細長而彎曲;雄蕊10枚。果實細長而彎,這種花坐果率極低。
4.株性
根據(jù)植株的基本花型可分為:
(1)雌株
整年都開雌花,花性穩(wěn)定,是群體中的主要結果株。
(2)兩性株
花性受外界環(huán)境條件影響而不穩(wěn)定,結果力不如雌株。分為:a.雌型兩性花株:4~5月開雌型兩性花比例較多、7~8月大量開長圓形兩性花和短梗雄花、8~9月的雌型兩性花又增多,因而所結的果果型變化大、單株坐果率低、間斷結果現(xiàn)象明顯;b.長圓形兩性花株:主要開長圓形兩性花,7~8月出現(xiàn)雄型兩性花和短梗雄花,有間斷結果現(xiàn)象,果型較整齊,是群體中的主要結果株之一;c.雄型兩性花株:主要開短梗雄花,4~5月出現(xiàn)小量雄型兩性花或個別長圓形兩性花,株著果率極低。
(3)雄株
花性穩(wěn)定,主要開長總狀花序雄花,不結果,俗稱“木瓜公”。
5.果實
果實因品種不同而有長圓形、橢圓形、近球形、梨形等。但同一品種中也因花型不同而果形變化很大(圖2-11)。果實中腔內壁著生許多種子,果皮分布著許多乳管,受傷時流出含有木瓜蛋白酶的白色乳汁,隨著果實的逐漸成熟,乳汁逐漸減少以至消失。果實初期發(fā)育緩慢,以后逐步加快,以6月坐果為例,從第20~50d的30d內果實的增重只相當于全果的28.8%,而第62~72d內僅10d的增重就為全果的35.1%。從謝花到果實成熟所需的時間因花期而異,4月下旬開的花為150~160d,6月開的花只需110~120d,10月開的花則需180d以上才能成熟。
6.種子
種子近圓形,黃褐色或黑色,外種皮有皺紋,外被一層透明膠質的假種皮所包圍。種子發(fā)育前期(40d前)體積迅速增大,形似橢圓形水泡,中心有汁,但重量增速緩慢;中期(60~100d)體積增長緩慢,胚開始發(fā)育膨大,內部逐漸充實,種殼開始變硬,顏色由白變黃褐,外種皮呈現(xiàn)皺紋,重量迅速增加;后期(約100d至成熟)體積增長停止,以內部物質積累為主,種子逐漸充實成熟。
本文到此講解完畢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