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是:首頁 >要聞 > 2023-08-14 18:30:13 來源:
人間四月芳菲盡下一句(亂花漸欲迷人眼下一句)
大家好,我是小華,我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人間四月芳菲盡下一句,亂花漸欲迷人眼下一句很多人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淺草才能沒馬蹄 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2、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3、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4、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5、 [編輯本段]【背 景】 白居易是在長慶二年(公元822年)的七月被任命為杭州刺史的,而在寶歷元年(公元825年)三月又出任了蘇州刺史,所以這首《錢塘湖春行》應(yīng)當寫于長慶三、四年間的春天。
6、這首詩選自《白氏長慶集》卷二十。
7、寫于長慶三年(823),是一首七言律詩。
8、 錢塘湖就是杭州西湖,那里氣候宜人,山川秀麗,更兼樓觀參差,映帶左右,自唐代以來,一直是游覽勝地。
9、 提起西湖,我們自然會想起蘇軾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10、讀了白居易的這首詩,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
11、詩中描寫了詩人騎馬所見到的西湖早春的旖旎駘蕩的春光,表現(xiàn)了世間萬物在春色沐浴下的勃勃生機,塑造出詩人自身欣然陶然觀景的形象,創(chuàng)造出春色喜人、生意盎然的意境,抒發(fā)了喜愛早春風光、恬靜閑適自得的感情。
12、 白居易少年時代就對杭州神馳向往,唐穆宗長慶二年(822)秋,他由忠州刺史改任杭州刺史,終于實現(xiàn)了這一夙愿。
13、長慶四年夏,他又改任蘇州刺史。
14、在杭州任職的六百天里,詩人不僅帶領(lǐng)民眾筑堤浚井,為地方做了不少好事,而且也飽覽西湖的山光水色,寫了許多吟詠西湖風景的詩篇,《錢塘湖春行》即其中之一。
15、他寫完詩,獻給老嫗讀,再修改,直到老嫗們聽懂為止,此處的老嫗指年紀大的婦人。
16、 [編輯本段]注解·詩意 【注 解】 選自《白氏長慶集》。
17、錢塘湖,及杭州西湖。
18、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
19、太原(現(xiàn)屬山西)人 。
20、唐代大詩人。
21、著有《白氏長慶集》。
22、 孤山寺:南朝陳文帝天嘉(560~566)初年建,名承福,宋時改名廣化。
23、孤山:位于西湖的北部,坐落在后湖與外湖之間,孤峰聳立,景色秀麗,為湖山登臨勝地。
24、 2、賈亭:即賈公亭。
25、唐貞元(公元785~804年)中,賈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錢塘潮建亭,人稱“賈亭”或“賈公亭”。
26、該亭至唐代末年。
27、 3、水面初平:春天湖水初漲,水面剛剛平了湖岸。
28、初:副詞,剛剛。
29、云腳低;指云層低垂,看上去同湖面連成一片。
30、點明春游起點和途徑之處,著力描繪湖面景色。
31、 4、早鶯:初春時早來的黃鶯。
32、鶯:黃鸝,鳴聲婉轉(zhuǎn)動聽。
33、爭暖樹:爭著飛到向陽的樹枝上去。
34、暖樹:指向陽的樹木。
35、新燕:剛從南方飛回來的燕子。
36、啄:銜取。
37、燕子銜泥筑巢。
38、春行仰觀所見,鶯歌燕舞,生機動人。
39、側(cè)重禽鳥。
40、 5、亂花:各種顏色的野花。
41、漸:副詞,漸漸的。
42、欲:副詞,將要,就要。
43、迷人眼:使人眼花繚亂。
44、淺草:剛剛長出地面,還不太高的春草。
45、才能:剛夠上。
46、沒:遮沒,蓋沒。
47、春行俯察所見,花繁草嫩,春意盎然。
48、側(cè)重花草。
49、 6、行不足:百游不厭。
50、陰:同“蔭”。
51、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稱沙堤、斷橋堤,在西湖東畔,唐朝以前已有。
52、自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時所筑白堤在錢塘門外,是另一條。
53、詩人由北而西而南而東,環(huán)湖一周,詩則以湖東綠楊白堤結(jié)束,以“最愛”直抒深情。
54、 【詩 意】 行走在西湖邊 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剛與堤平, 白云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
55、 幾處早出的黃鶯爭著飛向向陽的樹木, 誰家新來的燕子銜著春泥在筑巢。
56、 繁茂而多彩繽紛的春花漸漸要迷住人的眼睛, 淺淺的春草剛剛能夠遮沒馬蹄。
57、 我最喜愛西湖東邊的美景,游覽不夠, 就再去看那綠色楊柳下迷人的白沙堤。
本文到此講解完畢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