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要聞 > 2024-01-26 19:18:33 來源:
粗糙度等級對照表(粗糙度)
大家好,我是小夏,我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粗糙度等級對照表,粗糙度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表面粗糙度 Pt采用的是日標粗糙度,日標規(guī)定采用最大高度值來定義表面粗糙度,例如:Pt0.05,表示表面最大高度差為0.05微米。
2、表面粗糙度(surface roughness)是指加工表面具有的較小間距和微小峰谷的不平度。其兩波峰或兩波谷之間的距離(波距)很小(在1mm以下),它屬于微觀幾何形狀誤差。表面粗糙度越小,則表面越光滑。
3、表面粗糙度一般是由所采用的加工方法和其他因素所形成的,例如加工過程中刀具與零件表面間的摩擦、切屑分離時表面層金屬的塑性變形以及工藝系統(tǒng)中的高頻振動等。由于加工方法和工件材料的不同,被加工表面留下痕跡的深淺、疏密、形狀和紋理都有差別。
4、表面粗糙度與機械零件的配合性質、耐磨性、疲勞強度、接觸剛度、振動和噪聲等有密切關系,對機械產品的使用壽命和可靠性有重要影響。一般標注采用Ra。
5、相關的規(guī)范有"GB/T 1031-2009《表面結構 輪廓法 表面粗糙度參數及其數值》"和"GB/T 131-2006 (ISO 1302:2002)《表面結構的表示法》"。
6、發(fā)展
7、為研究表面粗糙度對零件性能的影響和度量表面微觀不平度的需要,從20年代末到30年代,德國、美國和英國等國的一些專家設計制作了輪廓記錄儀、輪廓儀,同時也產生出了光切式顯微鏡和干涉顯微鏡等用光學方法來測量表面微觀不平度的儀器,給從數值上定量評定表面粗糙度創(chuàng)造了條件。
8、從30年代起,已對表面粗糙度定量評定參數進行了研究,如美國的Abbott就提出了用距表面輪廓峰頂的深度和支承長度率曲線來表征表面粗糙度。1936年出版了Schmaltz論述表面粗糙度的專著,對表面粗糙度的評定參數和數值的標準化提出了建議。但粗糙度評定參數及其數值的使用,真正成為一個被廣泛接受的標準還是從40年代各國相應的國家標準發(fā)布以后開始的。
9、影響
10、表面粗糙度對零件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此外,表面粗糙度對零件的鍍涂層、導熱性和接觸電阻、反射能力和輻射性能、液體和氣體流動的阻力、導體表面電流的流通等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12、評定依據
13、取樣長度
14、取樣長度lr 是評定表面粗糙度所規(guī)定一段基準線長度。取樣長度L取樣長度應根據零件實際表面的形成情況及紋理特征,選取能反映表面粗糙度特征的那一段長度,量取取樣長度時應根據實際表面輪廓的總的走向進行。規(guī)定和選擇取樣長度是為了限制和減弱表面波紋度和形狀誤差對表面粗糙度的測量結果的影響。
15、評定長度
16、評定長度 ln 是評定輪廓所必須的一段長度,它可包括一個或幾個取樣長度。由于零件表面各部分的表面粗糙度不一定很均勻,在一個取樣長度上往往不能合理地反映某一表面粗糙度特征,故需在表面上取幾個取樣長度來評定表面粗糙度。評定長度ln一般包含5個取樣長度lr。
17、基準線
18、基準線是用以評定表面粗糙度參數的輪廓中線?;鶞示€有下列兩種:
19、理論上最小二乘中線是理想的基準線,但在實際應用中很難獲得,因此一般用輪廓的算術平均中線代替,且測量時可用一根位置近似的直線代替。
本文到此講解完畢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