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是:首頁 >要聞 > 2024-03-18 20:22:42 來源: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譯文300字(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譯文)
大家好,我是小夏,我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譯文300字,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譯文很多人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2、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3、〖作者〗
4、李白(701~762) 唐代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其父李客,生平事跡不詳。李白青壯年時家境富裕,輕財好施。
5、〖背景〗
6、《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是為好友王昌齡貶官而作的抒發(fā)感憤、寄以慰藉的好詩。在盛唐詩壇上,王昌齡也是璀燦的群星之一,以寫邊塞題材著稱,特別擅長七絕。天寶初年,李白在長安供奉翰林時,與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齡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與李白的傲岸不羈有著相似之處。王昌齡貶龍標尉的時間不可確考,有人推測大約在天寶七八年間。李白從天寶三年離京漫游,此時正在揚州,聽到這個不幸的消息,便題詩抒懷,遙寄給遠方的友人。
7、〖注釋〗
8、龍標:今湖南黔陽,唐時甚僻。詩中指王昌齡,古人常用官職或任官之地的州縣名來稱呼一個人。
9、左遷:古尊右卑左,即貶官。
10、子規(guī):即杜鵑鳥。
11、五溪: 唐人所說的五溪指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當時屬于黔中道,在今湖南西部和貴州東部。
12、夜郎: 漢代我國西南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曾在今貴州西部、北部和云南東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區(qū)建立過政權(quán),稱為夜郎。唐代在今貴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設(shè)過夜郎縣。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縣境,與黔陽鄰近)。李白當時在東南,所以說“隨風(fēng)直到夜郎西”。
13、〖譯文〗
14、楊花落盡啦,子規(guī)鳥兒不住地在啼,
15、聽說你遭貶了,被貶到龍標去,一路上要經(jīng)過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16、讓我把為你而憂愁的心托付給天上的明月吧,
17、伴隨著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18、〖結(jié)構(gòu)〗
19、首句寫景兼點時令。于景物獨取漂泊無定的楊花、叫著“不如歸去”的子規(guī),即含有飄零之感、離別之恨在內(nèi),切合當時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20、因首句已于景中見情,所以次句便直敘其事?!奥劦馈?,表示驚惜?!斑^五溪”,見遷謫之荒遠,道路之艱難。不著悲痛之語,而悲痛之意自見。
21、后兩句抒情。人隔兩地,難以相從,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將自己的愁心寄與明月,隨風(fēng)飄到龍標。這兩句詩所表現(xiàn)的意味,有三層意思,一是說自己心中充滿了愁思,無可告訴,無人理解,只有將這種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說惟有明月分照兩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見她;三是說,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將愁心寄與,別無它法。
22、〖特色〗
23、詩人李白通過豐富的想象,用男女情愛的方式以抒寫志同道合的友情,給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屬性,它竟會隨風(fēng)逐月到夜郎西。這種將自己的感情賦予客觀事物,使之同樣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維所形成的巨大的特點之一和優(yōu)點之一。
24、想像驚人,氣概超逸,筆勢靈動,充分地顯示出李白的藝術(shù)個性,這也是《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之所以有長久的藝術(shù)魅力的真正原因。
25、〖鏈接〗以月寄情的句子
26、 謝莊《月賦》“美人邁兮音塵缺,隔千里兮共明月?!?
27、 曹植《雜詩》“愿為南流景,馳光見我君?!?
28、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29、〖練習(xí)〗
30、1詩中融情人景,含有飄零之感、離別之恨的句子是____、_____。
31、2“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這一名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請簡要分析。
32、3末句“隨君直到夜郎西”中“夜郎”一詞,有兩種解釋:一與成語“夜郎自大”的“夜郎”意同,意即——地名,在今貴州省西部桐梓縣,古稱夜郎國;一是指湖南省沅陵的夜郎縣。細讀課文,分析一下哪種解釋更合理。
33、4詩中沒有單純的寫景,總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聯(lián)系《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的寫作背景思考一下,李白在詩的開頭寫景為什么選取“楊花”“子規(guī)”來寫?
34、〖答案〗
35、1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36、2擬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將“愁心”帶給遠方的朋友,詩句生動形象地表達了詩人的憂愁和無奈,以及對友人的關(guān)切之情。
37、3據(jù)上句中,“五溪”在今湖南省西部,可知,這里“夜郎”即指湖南省沅陵的夜郎縣。
38、4寫“楊花”且“落盡”是先點時令,這樣的“暮春”在古詩中是一個花與淚同落的季候,這就奠定了全詩傷感的基調(diào)?!皸罨ā逼礋o定,暗寫王昌齡被貶荒僻之地給人的飄零流落之感;“子規(guī)”即杜鵑,在我國古典詩詞中,它總悲哀凄慘地啼叫著。因此,可以說,詩中開頭一句的寫景,不著悲痛之語,而悲痛之意自現(xiàn)。
本文到此講解完畢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