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是:首頁 >動態(tài) > 2023-08-20 22:52:12 來源:
詩經六義不屬于詩歌表現(xiàn)手法(詩歌表現(xiàn)手法)
大家好,我是小夏,我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詩經六義不屬于詩歌表現(xiàn)手法,詩歌表現(xiàn)手法很多人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直接抒情
即作者在文中把內心強烈的感情不加掩飾地直接敘述出來,讓強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傾瀉而出。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全詩以慷慨悲涼的基調,通過等幽州臺直接表達了詩人功業(yè)難就、空懷壯志的悲憤和失意苦悶的情懷。
2、借景抒情
詩歌的前兩句寫景,后兩句抒情。所寫景并非晴朗的月夜、萬里無云的碧空,而是迷蒙的煙月,籠罩著寒水白沙。景色是那么黯淡,氛圍是那么冷寂,這就給后兩句寫作者的憂慮情緒增添了氣氛,加濃了色澤,兩者情景交融,渾然一體。
3、情景交融
在景物描寫中融入了作者的主管感情,使詩歌達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的境界。如: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詩句表面上是寫景,而實際上則隱寓著詩人的一種超脫塵世、熱愛自然、遠離官場的感情境界。
4、動靜結合
指對人、事、景處于動態(tài)或相對靜態(tài)時的描寫。如: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全詩用白描手法寫出了詩人夜晚在船上看到的景色,前兩句寫靜態(tài),后兩句寫動態(tài),一動一靜,相輔相成。
5、托物言志
屬間接抒情的一種,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發(fā)的感情、闡發(fā)的思想借助于對某種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議論表達出來。如: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虞世南《詠蟬》詩歌中所描寫的蟬的形象是:蟬垂著觸須在枝頭吸飲清潔的露水,陣陣的蟬聲從稀疏的梧桐上傳出來。身居高處,叫聲自然傳的很遠,并非依靠風的力量。
本文到此講解完畢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