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是:首頁 >市場 > 2020-12-12 09:17:13 來源:
太陽風和氫新北極站將不使用柴油
莫斯科物理技術研究所(MIPT)在北極理事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工作組(SDWG)中發(fā)起了俄羅斯聯(lián)邦一個名為“北極氫能應用與示范”(AHEAD)的項目。該項目得到了俄羅斯科學和高等教育部,外交部,俄羅斯遠東和北極發(fā)展部,亞馬洛涅涅茨自治州州長以及國家能源網基礎設施中心的支持。技術倡議。
MIPT與俄羅斯和外國合作伙伴一道,承諾在極地烏拉爾山麓的希望之地建立一個全年開放的完全自主的國際北極站(IAS)。該站將采用模塊化結構,依靠可再生能源和氫燃料,而不會燃燒柴油。站的自主權將由太陽和風的能量以及以最清潔的方式獲得的氫提供。該站被稱為雪花站,計劃于2022年開始運營。
IAS的目標是測試,改進和推廣未來的環(huán)保技術領域的解決方案,以支持北極地區(qū)的生命支持和偏遠定居點和設施的維護。這包括電信,醫(yī)學,生物技術,清潔農業(yè),機器人技術,物聯(lián)網,智能家居和智能結算,3-D打印,先進材料和建筑技術以及人工智能系統(tǒng)的解決方案,這些解決方案可以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作條件北極。
MIPT校長Nikolay Kudryavtsev表示:“在政府的支持下,MIPT正在北極理事會發(fā)起一個雄心勃勃的國際項目,俄羅斯將在2021-23年主持這一項目。” “該項目設想了一個無碳的北極站,它將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研究人員,工程師,才華橫溢的學生甚至是高中生。他們都可以全年訪問該站,以測試和演示技術將成為明天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校長繼續(xù)說:“我們正在使國際北極站成為一個開放的平臺,方便所有愿意參加的外國伙伴參加。” “我們也將不僅限于動力工程,而且還將為電信,醫(yī)學,生物技術,機器人技術,物聯(lián)網,人工智能等領域的研發(fā)創(chuàng)造機會。”
據(jù)MIPT北極技術研究所執(zhí)行主任尤里·瓦西里耶夫(Yury Vasiliev)稱,該站的建設將對俄羅斯和外國科學家構成挑戰(zhàn)。該項目的總成本約為10-12百萬歐元。
“雪花的主體建筑將是一個全景圓頂,與一系列其他模塊相連。其中兩個將托管實驗室,另外兩個將提供住宿,其中約有30間單間供研究人員和客人感到舒適。其他模塊將瓦西里耶夫說:“這里有一個廚房,一個飯廳,一個圖書館和一個休閑區(qū),包括一間健身房和一間桑拿浴室。另外三個獨立的圓頂將形成氫氣生產和儲存壓縮氣體的綜合設施。”
他補充說:“一輛全地形車將在薩勒哈德車站及其機場之間全年運行,其中有一個用于電動汽車的加油站和一個用于緊急援助的停機坪。”
該項目的作者非常重視保護土著人民的生活方式,并將新的清潔技術帶入北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