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是:首頁 >要聞 > 2024-01-09 14:24:30 來源:
青冥浩蕩不見底的冥翻譯(青冥浩蕩不見底)
大家好,我是小夏,我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青冥浩蕩不見底的冥翻譯,青冥浩蕩不見底很多人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夢游天姥吟留別
2、《夢游天姥吟留別》(1) (一作《別東魯諸公》)
3、作者:李白(唐)
4、??驼勫?2),煙濤微茫信難求。
5、越(3)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
6、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4)。
7、天臺(5)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8、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6)月。
9、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7)。
10、謝公(8)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
11、腳著謝公屐(9),身登青云梯。
12、半壁(10)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13、千巖萬轉(zhuǎn)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11)
14、熊咆龍吟殷巖泉(12),栗深林兮驚層巔。
15、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16、列缺霹靂(13),丘巒崩摧。
17、洞天石扉(14),訇然中開。
18、青冥(15)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16)。
19、霓為衣兮風(fēng)為馬(17),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20、虎鼓瑟兮鸞回車(18),仙之人兮列如麻。
21、忽魂悸以魄動(dòng),恍驚起而長嗟。(19)
22、惟覺時(shí)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20)
23、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24、別君去兮何時(shí)還?
25、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21)
26、安能摧眉折腰(22)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27、〔注釋〕:
28、(1).殷璠《河岳英靈集》收此詩題為《夢游天姥山別東魯諸公》。后世版本或題為《夢游天姥吟留別諸公》,或作《夢游天姥吟留別》,或作《別東魯諸公》。天姥山:在今浙江新昌縣東五十里,東接天臺山。傳說曾有登此山者聽到天姥(老婦)歌謠之聲,故名。
29、(2).??停豪僳E海上之人。瀛洲:傳說中的東海仙山?!妒酚?封禪書》:"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者,其傳在渤海中,去人不遠(yuǎn)?;记抑羷t船風(fēng)引而去。蓋嘗有至者,諸仙人及不死之藥皆在焉"。微茫:隱約迷茫、模糊不清的樣子。信:實(shí)在。難求:難以尋訪。
30、(3).越:指今浙江一帶。明滅:時(shí)明時(shí)暗。
31、(4).拔:超越。赤城:山名,在今浙江天臺縣北,為天臺山的南門,土色皆赤。
32、(5).天臺:山名,在今浙江天臺縣北?!妒郎酱肌罚?天臺山在臺州天臺縣北十里,高萬八千丈,周旋八百里,其山八重,四面如一。"四萬八千丈:形容天臺山很高,是一種夸張的說法,并非實(shí)數(shù)。此:指天姥山。兩句意為:巍然高聳的天臺山同天姥山一比,好像矮了一截。
33、(6).之:天姥山及其傳說。鏡湖:又名鑒湖,在今浙江紹興縣南。
34、(7).剡溪:水名,在今浙江嵊縣南,曹娥江上游。
35、(8).謝公:指謝靈運(yùn),南朝劉宋時(shí)期的詩人,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曾任永嘉太守,后移居會稽。他游覽天姥山時(shí)曾在剡溪住過,所作《登臨海嶠》詩有"瞑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之句。淥水:清水。
36、(9).謝公屐:指謝靈運(yùn)游山時(shí)穿的一種特制木鞋,鞋底下安著活動(dòng)的鋸齒,上山時(shí)抽去前齒,下山時(shí)抽去后齒。青云梯:形容高聳入云的山路。
37、(10).半壁:半山腰。天雞:《述異記》卷下:"東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樹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雞。日初出照此木,天雞則鳴,天下之雞皆隨之鳴。
38、(11).暝:黃昏。
39、(12).熊咆兩句可解為:熊咆龍吟,震蕩著山山水水,使深林和山峰都驚懼戰(zhàn)栗。也可解為:在這樣熊咆龍吟的山林中,人的心靈被震驚了。殷:充滿。
40、(13).列缺:閃電。
41、(14).洞天:神仙所居的洞府,意謂洞中別有天地。石扉:即石門。訇然:形容聲音很大。
42、(15).青冥:青天。金銀臺:神仙所居之處?!妒酚?封禪書》載:據(jù)到過蓬萊仙境的人說,那?quot;黃金銀為宮闕"。
43、(16).金銀臺:郭璞《游仙詩》“神仙排云出,但見金銀臺”
44、(17).霓為衣句:屈原《九歌?東君》:"青云衣兮白霓裳"。傅玄《吳楚歌》:"云為車兮風(fēng)為馬"。
45、(18).虎鼓瑟句:猛虎彈瑟,鸞鳥挽車。鸞:傳說中鳳凰一類的鳥。如麻:形容很多。
46、(19).忽魂悸兩:從夢中驚醒,長嘆不已。
47、(20).惟覺句:夢醒后只剩下眼前的枕席,剛才夢中的煙霞美景都已消失。
48、(21).君:指東魯友人。且放句:我且把白鹿放養(yǎng)在青山上,欲遠(yuǎn)行時(shí)就騎它去訪問名山。
49、(22).折腰:陶淵明曾嘆“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xiāng)里小兒!
50、[校本]:
51、《夢游天姥吟留別》(一作《別東魯諸公》)⑴ 李白
52、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⑵。
53、越人語天姥⑶,云霓明滅或可睹⑷。
54、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誠⑸。
55、天臺四萬八千丈⑹,對此欲倒東南傾⑺。
56、我欲因之夢吳越⑻,一夜飛度鏡湖月。
57、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⑼。
58、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⑽。
59、腳著謝公屐⑾,身登青云梯⑿。
60、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61、千巖萬轉(zhuǎn)路不定⒀,迷花倚石忽已暝。
62、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63、云青青兮欲雨⒁,水澹澹兮生煙。
64、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65、洞天石扇⒂,訇然中開⒃。
66、青冥浩蕩不見底⒄,日月照耀金銀臺。
67、霓為衣兮風(fēng)為馬⒅,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⒆。
68、虎鼓瑟兮鸞回車⒇,仙之人兮列如麻。
69、忽魂悸以魄動(dòng)21,恍驚起而長嗟。
70、惟覺時(shí)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71、世間行樂亦如此22,古來萬事東流水。
72、別君去時(shí)何時(shí)還23?
73、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24。
74、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25不得開心顏26!
75、〔 校 〕
76、⑴題,《英靈》作《夢游天姥山別東魯諸公》。
77、⑵“煙濤”句,《英靈》作“煙波微茫不易求”。王本“微茫”下注:“一作彌漫?!?
78、⑶語,《古詩箋》作“道”。王本注:“一作道?!?
79、⑷或,王本注:“一作安?!被蚩?,《英靈》作“如何”。
80、⑸拔,王本注:“一作枝?!?
81、⑹臺,《英靈》作“姥”。四,《別裁》作“一”。王本注:“當(dāng)作一?!?
82、⑺欲,《英靈》作“絕”。王本注:“一作絕?!?
83、⑻因之,《英靈》作“冥搜”。王本注:“一作冥搜。”
84、⑼至,《英靈》、《古詩箋》均作“到”。
85、⑽淥,《英靈》、《品匯》均作“綠”。
86、⑾著,《英靈》作“穿”。
87、⑿身,《英靈》作“明”。
88、⒀轉(zhuǎn),《別裁》作“壑”。
89、⒁云,《英靈》作“楓”。王本注:“一作楓?!?
90、⒂扇,《英靈》、《古詩箋》均作“扉”。王本注:“一作扉。”
91、⒃中,《英靈》前多一“而”字。王本注:“一作而。”
92、⒄浩蕩,《英靈》作“蒙鴻”。
93、⒅衣,《英靈》作“裳”。風(fēng),王本注:“繆本作鳳。”
94、⒆之,《英靈》作“中”。
95、⒇瑟,《英靈》作“琴”。?
96、21以魄動(dòng),《英靈》作“兮目?”。?而,《英靈》作“兮”。?
97、22亦如此,《英靈》作“皆如是”。?
98、23時(shí),《英靈》、《古詩箋》、王本、《別裁》均作“兮”。王本注:“蕭本作時(shí)?!?
99、24須行即騎訪,《英靈》作“欲行即騎向”。?
100、25“使我”句,《英靈》作“暫樂酒色凋朱顏”,注:“一作使我不得開心顏?!?
101、26得,《品匯》作“能”。
本文到此講解完畢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