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是:首頁 >動態(tài) > 2024-02-17 16:02:41 來源:
兒童相見不相識的下一句怎么接(兒童相見不相識的下一句)
大家好,我是小夏,我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兒童相見不相識的下一句怎么接,兒童相見不相識的下一句很多人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兒童相見不相識”的意思是:兒童們看見我,沒有一個認識的。
2、“兒童相見不相識”出自唐代詩人賀知章的《回鄉(xiāng)偶書二首·其一》,全詩如下: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催。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3、該詩大意:
我在年少時離開家鄉(xiāng),到了遲暮之年才回來。我的鄉(xiāng)音雖未改變,但鬢角的毛發(fā)卻已經(jīng)疏落。
兒童們看見我,沒有一個認識的。他們笑著詢問:這客人是從哪里來的呀?
4、這是一首久客異鄉(xiāng)、緬懷故里的感懷。寫于初來乍到之時,抒寫久客傷老之情。在第一、二句中,詩人置身于故鄉(xiāng)熟悉而又陌生的環(huán)境之中,一路迤邐行來,心情頗不平靜:當年離家,風華正茂;今日返歸,鬢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首句用“少小離家”與“老大回”的句中自對,概括寫出數(shù)十年久客他鄉(xiāng)的事實,暗寓自傷“老大”之情。次句以“鬢毛衰”頂承上句,具體寫出自己的“老大”之態(tài),并以不變的“鄉(xiāng)音”映襯變化了的“鬢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鄉(xiāng),故鄉(xiāng)可還認得我嗎”之意,從而為喚起下兩句兒童不相識而發(fā)問作好鋪墊。
5、賀知章(公元659年-744年),字季真,晚年自號四明狂客,漢族,唐朝越州永興(今浙江省蕭山市)人,少時就以詩文知名。唐武后(武則天)證圣元年(695)中乙未科狀元,授予國子四門博士,遷太常博士。后歷任禮部侍郎、秘書監(jiān)、太子賓客等職。為 人曠達不羈,有“清談風流”之譽,晚年尤縱,自號“四明狂客”、“秘書外監(jiān)”。八十六歲告老還鄉(xiāng),旋逝。屬于盛唐前期詩人,又是著名書法家。作品大多散佚,現(xiàn)僅存二十首。
本文到此講解完畢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