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是:首頁 >市場 > 2020-12-07 09:12:56 來源:
智能紡織品將可穿戴傳感器之間的連接性提高了1000倍
在過去的十年中,電子技術的主要趨勢是無縫集成到人體中的傳感器,顯示器和智能設備的開發(fā)。這些可穿戴設備中的大多數都單獨連接到用戶的智能手機,并通過藍牙或Wi-Fi信號傳輸所有數據。但是,隨著消費者佩戴越來越多的可穿戴設備,并且隨著他們傳輸的數據越來越復雜,人們正在尋求更多創(chuàng)新的連接方法。
現(xiàn)在,新加坡國立大學(NUS)的研究人員發(fā)明了一種可穿戴設備互連的全新方法。他們將導電紡織品整合到衣服中,以動態(tài)地動態(tài)連接多個可穿戴設備。這種“無線人體傳感器網絡”使設備能夠以比傳統(tǒng)技術強1000倍的信號傳輸數據,這意味著所有設備的電池壽命都得到了顯著改善。這些可穿戴設備在人體上的無線網絡在健康監(jiān)測,醫(yī)療干預和人機界面方面有未來的應用。
這項技術突破需要10名成員的團隊一年才能實現(xiàn),并于2019年6月17日作為《自然電子》的封面發(fā)表。
更好的數據傳輸,更大的隱私
當前,幾乎所有的人體感應器(例如智能手表)都通過藍牙和Wi-Fi等無線電波連接到智能手機和其他可穿戴電子設備。這些波向各個方向向外輻射,這意味著大部分能量都流失到周圍區(qū)域。這種連接方法極大地降低了可穿戴技術的效率,因為在嘗試連接時會消耗其大部分電池壽命。
因此,來自健康創(chuàng)新與技術研究所(NUS iHealthtech)和國大工程學院的助理教授John Ho及其團隊希望將傳感器之間的信號限制在更靠近人體的位置,以提高效率。
他們的解決方案是使用稱為超材料的導電紡織品增強常規(guī)服裝的質量。這些超材料不會向周圍的空間發(fā)送波,而是可以創(chuàng)建“表面波”,從而可以在衣服上圍繞身體無線滑動。這意味著設備之間的信號能量保持在靠近人體的位置,而不是在所有方向上傳播。因此,可穿戴電子設備消耗的功率比正常情況少得多,并且設備可以檢測到弱得多的信號。
“這項創(chuàng)新技術可以在設備之間以降低1000倍的功率水平完美傳輸數據?;蛘?,這些超材料織物可以將接收到的信號增強1000倍,從而可以在相同功率下顯著提高數據傳輸率,”何教授說。實際上,設備之間的信號是如此強大,以至于可以將電力從智能手機無線傳輸到設備本身,從而為無電池可穿戴設備打開了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