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是:首頁 >汽車 > 2020-10-16 08:40:43 來源:
評測眾泰SR7怎么樣及眾泰SR7的性能如何
記得上次眾泰放出SR7的正式量產(chǎn)版圖片時,一些網(wǎng)友在留言里說道:“這車雖然是仿Q3的,但看上去比Q3好像還好看些呢?”。在我印象里,仿別人外形而又收獲“勝過原版”贊譽的,這應該是第一臺吧。但圖片畢竟是圖片,SR7的實車到底怎么樣、開起來又如何,這些太讓我關心了。這回試駕到第一批的SR7(仍是工程樣車而不是最終市售版),我還真發(fā)現(xiàn)這臺車除了外觀,還有好多好多豐富的“內涵”可以一說。但下面,我們還是要從它那惹眼的外觀開始說起。
外觀:超級無敵奧迪范兒
看了實車,我已經(jīng)可以很負責任地說一句:眾泰SR7確實非常像一臺奧迪,確實像Q3。而且很好玩的是,這臺車的前臉和尾部設計是照著Q3來的,體型卻又比較接近Q5,LED尾燈等細節(jié)又是Q7樣式的。連奧迪都沒有這么“集大成”的設計呢。包括這臺車的尾廂門,也是像奧迪那樣的尾燈一體式的蚌殼式設計,行李廂遮物簾也是分體式的,的確是真正學到家了。
而這臺車到底有多像奧迪呢?我第一天見到這臺車的實車是在黃昏時分,那時光線略弱,你看著這臺車的光影輪廓,真的是可以以假亂真的。我這時如果對你一口咬定這是一臺奧迪,你也絕對就信的——它真的就到了這個程度。從T600的市場反應來看,中國現(xiàn)在還有很多消費者是吃眾泰的這一套的,所以我們也不能完全否定它,畢竟Q3要賣20多萬,而這臺車還不到10萬元,某種程度上來說確實是一種實惠。但還是要重申我們的觀點:長時間玩這種“借鑒”的設計,對一個品牌的長久發(fā)展是不利的,尤其是當你想往更高檔次車去做的時候。
還有一點是未太出乎我所料的,就是在SR7身上,我確實看到了鈑金做工的不佳。很多地方的接縫寬窄不均勻,車門和尾廂門關門不暢順、聲音廉價。雖說這并非是量產(chǎn)版車,但以以往接觸眾泰量產(chǎn)車型的經(jīng)驗來看,這也算是眾泰車存在的比較明顯的問題了。當然人還是要懷抱希望,總盼望著眾泰未來能把這些做得更好吧。
內飾,除了超大屏幕,你還能看到細心
SR7很值得稱贊的一點是它雖然外觀非常奧迪范兒,但它的內飾卻并未連帶著把奧迪也抄了。它的這個車廂里雖然還是能看到一些“豪車”的影子,例如中間那兩個拉手,但整體設計還是干凈利落的。在晚上,這個車廂里還有很炫的氛圍燈,開門時地面也會看到投射的巨大迎賓燈,整個給人的視覺觀感是很不錯的。缺點嘛,還是做工問題,很多地方不平整、縫隙大,同樣希望能在市售版上多改進一下吧。
說SR7怎么能不說中控臺上那個碩大無比的屏幕呢?這么大個屏幕放在這么一臺車里,視覺觀感實在是太震撼了,尤其是全屏顯示導航地圖的時候。和特斯拉類似,由于有了這么一個大屏幕的存在,大部分常用功能都被集成其中,但這也帶來一些軟件上的問題,例如說在導航界面時,就看不到空調系統(tǒng)的狀態(tài)了等等。另外這個顯示屏在烈日下的反光問題也會比較明顯。但這些都無妨,我相信大多數(shù)潛在買家在坐進SR7后,都會被這個顯示屏震住,繼而極大地影響他們的購車決定。
其實我也比較推薦中配版上的8寸屏幕。雖然屏幕缺少了點震撼感,但是它下邊那數(shù)排按鍵也是輕觸式的,操作反應比12寸屏要快,真的上手之后的用戶體驗頗不錯,算是一個更實用理性的選擇。
除了大屏幕,眾泰自然也不會在其它配置上小氣,諸如什么全景天窗、電子手剎、恒溫空調、自動大燈等東西,它都能給你。從營銷宣傳的角度,我是挺佩服眾泰的細心和聰明的,因為這個價位的自主SUV都會拼配置,在大家配置都上去之后,眾泰的優(yōu)勢就不會那么明顯了。這時他們又能拿出人無我有的12寸大屏,明顯是對消費者需求有很敏感的認知。也許未來,這會引領起一個潮流。另外SR7的幾個車型配置,名字分別叫“魔方之路”、“魔方之心”、“魔方之夢”什么的,看上去又夠特別和酷,比什么精英版鉑金版超值版等俗名要更容易吸引年輕人的注意。人家還真的是用心去做了自己產(chǎn)品的差異化的。
小談一下空間吧。前座沒什么問題。后座頭部空間略緊張,我180cm身高即將頂頭;后排腿部空間是中等水準,地臺做到全平是個亮點;尾廂容積也很一般,但因為非獨立后懸掛的原因可以做到內部很平整,這點比瑞風S3等對手要強。我最最不能接受的是后排座椅太硬,真是太硬,硬到真的有板凳的感覺,好像人坐上去都不會變形的一樣。麻煩眾泰給后排坐墊多加一些填充物吧。
駕駛:方向正確效果及格
以往我接觸到那些價格低、配置高的自主車型時,最擔心的一點就是機械匹配品質不過關,這次試駕SR7之前我同樣有這種擔心。但這回試下來卻發(fā)覺,哎喲,還不錯哦。
SR7用的是三菱的1.5T發(fā)動機,這臺發(fā)動機可謂自主車型上的老熟人了,以往接觸過不少用它的車型。但這臺發(fā)動機有個很致命的問題,就是低扭弱、發(fā)力點晚,例如在三菱嫡系的東南車上,這臺發(fā)動機就一般是2000轉才開始有力,市區(qū)里開著覺得比較費勁。但不知是三菱現(xiàn)在已經(jīng)對這臺發(fā)動機進行了調整,還是眾泰自己做了改進,SR7上的這臺發(fā)動機在1500轉就已經(jīng)開始蘇醒,不用讓你再一直等一直等下去。而且正因為不用拉太高轉就能有力,我們也就不用老是拉高轉去催逼動力了,因為這臺發(fā)動機在過3500轉之后,噪音和震動還是挺擾人的。
而且眾泰配的5MT,比東南那臺6MT更聰明,它1、2擋之間連接得更緊密,不會有1換2就馬上泄氣的感覺,而是擋擋氣力連續(xù),加速更有一氣呵成之感。再加上離合輕重適中、結合點清晰,在市區(qū)里開這臺SR7,動力上的親和度比哈弗H6、東南DX7等1.5T動力的自主SUV更高。
在動力給人好感之余,SR7的轉向和底盤調校也沒有存在方向上的大問題。轉向輕重度、虛位、回饋力度等都調得很適中,易于上手;底盤雖是結構“初級”的前麥弗遜后扭力梁,雖然零碎震動略多,但過減速帶、井蓋時也不會有太直接的沖擊和彈跳??梢哉f整臺車的調校目標并無雜念,就是簡簡單單的舒適、好開,倒反做出了及格的效果。對于眾泰這樣的在自主品牌里都算追趕者的品牌來說,能做出這樣的效果,已經(jīng)基本可以收貨了。
要做到完全讓我們收貨,眾泰還需要重點解決產(chǎn)品的一致性問題。這次試駕會上我摸了四臺試駕車,好像四臺開起來的感覺都會有點差異,而且其中有一臺是一擋不好入,另一臺是四擋不好入,其中感覺最最完善好開的是上面拍攝的那臺紅色的試駕車。當然在工程樣車上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是可以饒恕的,但如果這個問題延續(xù)到市售版上,就會影響消費者對品牌的信心了。要知道現(xiàn)在不少自主品牌都已經(jīng)做到消費者買車時“不用挑”了,這是一種設計體系、供應商體系、制造體系全面成熟的表現(xiàn)。眾泰在這方面必須要迎頭趕上。
前景:還是有人會喜歡它的
前面說了那么多,其實忘了交代這臺車的一個重要背景:SR7在山東臨沂生產(chǎn),是眾泰S事業(yè)部的第一款車。眾泰汽車現(xiàn)在其實分出去很多個獨立的事業(yè)部,總部給了這些事業(yè)部充分的自主權,而這些事業(yè)部也就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想法,去做出不同的有差異化的產(chǎn)品。例如前段時間的眾泰大邁X5,來自另一個事業(yè)部,它與SR7共享底盤平臺和動力系統(tǒng),但產(chǎn)品風格、包裝、營銷路線就完全不同。其實對于眾泰這樣一個底蘊不如其它老合資品牌的新品牌來說,走這樣的路線,或許是能收到奇效的,至少它能保證眾泰在有限的技術資源下,能盡快推出多款產(chǎn)品搶占市場。例如我們前面提到SR7的12寸大屏幕、個性化的配置車型名稱,就是這樣的策略下“逼”出來的。
回到SR7這個產(chǎn)品本身,無論它的外觀給它帶來什么樣的話題和評價,無論周圍有多少輕視它的眼光,我們都必須承認:中國還有很多消費者是喜歡豪車樣式的外觀、重視豐富多彩的配置的,眾泰T600的熱銷已經(jīng)很能說明問題。而眾泰S事業(yè)部在營銷上從三線城市開始往下做的策略,也說明了他們知道這樣的消費者的存在、這樣的消費者集中在哪里。所以雖然我們仍然堅持讓消費者優(yōu)先去選擇那些原創(chuàng)度高的、完善性強的一線自主車型,但我們并不會阻攔某一群體的消費者去選擇SR7。因為性價比并不存在公認,而是存在于每個人的心中。
【眾泰SR7首試印象】
突出優(yōu)點:車廂設計氛圍好;配置豐富;駕駛親和度不錯;
主要短板:鈑金和內飾做工不佳;后座椅太硬;設計原創(chuàng)度低。